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23的博文

历史修正主义(英语:historical revisionism)在历史编纂学中是指根据以往被忽略的证据,重新解读主流的历史观点。它通常意味挑战被专业学者所持有的对一个历史事件的传统观点,或引入新证据,或重新陈述参与人的动机和决策。

  历史修正主义 (英语: historical revisionism )在 历史编纂学 中是指根据以往被忽略的证据,重新解读主流的历史观点。它通常意味挑战被专业学者所持有的对一个历史事件的传统观点,或引入新证据,或重新陈述参与人的动机和决策。 由于“ 修正主义 ”一词给世人所带来的印象, 历史否定主义 也时常被误称为 历史修正主义 ,但这两者是分别具有不同意义的学术名词。 目录 1 原因 2 例子 2.1 黑暗时代 2.2 封建制度 2.3 地理大发现 2.4 岳飞 2.5 吴凤 2.6 闭关锁国 3 参考资料 原因 [ 编辑 ] 新的证据可能推翻旧有的解读,包括新发现的 史料 、新开放的机密文件、或是新的研究方法(例如 古老DNA 、 放射性定年法 )。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例如 民族主义 会让人们从自己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或是多元主义让历史学家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传统以希腊、罗马、或汉族为中心的历史。 例子 [ 编辑 ] 黑暗时代 [ 编辑 ] 欧洲历史中的 黑暗时代 以往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落、造成欧洲文明崩坏的时代,“黑暗”这个描述是与“光明”相对,带有负面的意味。然而,这些只是意大利跟高卢(今法国人)的观点,随着越来越多非 拉丁文 的史料出土,历史学家开始认知到在这个时代的 凯尔特 、 日耳曼 、 斯拉夫 等文明都非常活跃,不亚于其他时代,原本看似“没有文化”的现象只是因为历史学家手上没拿到史料造成的错觉。许多现代历史学家不再使用这个词。 [1] [2] 封建制度 [ 编辑 ] 1974年美国历史学家布朗质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所谓“ 封建制度 ”在各地都不一样,当时也没有这个词,尤其之后还用到历史发展独立于欧洲的地方(例如日本),把这些本质上并不相同的东西通称为“封建”、当作类似的东西并不合适 [3]   [4] 。 现代西方历史学课本以及日本历史学家都很少再提封建制度 [5] [6] 。 地理大发现 [ 编辑 ] 欧洲人“发现”的土地大多本来就已经有人居住,在澳洲的欧洲后裔作为殖民者,终于在20世纪后半开始重视原住民人权与道歉,并在教育作品中修正观点。 岳飞 [ 编辑 ] 岳飞 以往被汉人视为对抗金人的英雄,但是在“中华民族”概念形成后,女真人和汉人都是中华民族,是否仍算是民族英雄就起了争议。 [7] [8] 。 吴凤 [ 编辑 ] 台湾日治时

因此歷史應該只是冷冰冰的事實。

歷史是用來記載已經發生過的事實,就像陪審團,每個人僅僅檢視檢察官提供的證據與事實,而不聼任何意見以免受到影響。因此歷史應該只是冷冰冰的事實。 但翻開中國歷史,不但絕多是僞造,而且更多是寫史人的個人意見。隨便舉一個例子,上官婉兒被李隆基當眾砍頭,唐史就將她說成為一個淫娃,即使兩者并無關聯。最能證明的是史記在寫每一段故事之後,一定跟著:太史公曰...這一段完全不是史實,純屬司馬遷的個人看法。全世界的歷史,只有中國人是這樣寫的。 勇敢、偉大這些字眼不應出現在歷史中,因爲這些都是形容詞,是意見和觀點,而非敘述史實。 有腦的人是會分辨什麽是意見,什麽是史實。但中國人被統治者洗腦愚弄,不讓子民思考邏輯,以致數學大多不及格,法律多半不理解,電腦無法製作出中文的操作程序,必須用蘋果或微軟的,當然歷史也就不辨是非,指黑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