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一个人的认知底色,价值观底色,人品底色,在适当的时间和事件中会得到彰显。爱因斯坦和海德格尔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样的一个人彰显出来的是两种完全不同境界,即使后来阿伦特为她的老师辩解,但非常无力。历史不断重演。每个人应对自己的认知买单

 一个人的认知底色,价值观底色,人品底色,在适当的时间和事件中会得到彰显。爱因斯坦和海德格尔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样的一个人彰显出来的是两种完全不同境界,即使后来阿伦特为她的老师辩解,但非常无力。历史不断重演。每个人应对自己的认知买单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分子人类学 利用分子水平的遗传信息来分析人类起源

   分子人类学 (英语:Molecular Anthropology)是 人类学 的分支,是在 人类基因组 等研究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利用 分子 水平的遗传信息来分析 人类起源 、当代和古代 人类 群体的 演化 以及古代社会文化结构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主要方法是 比较 DNA 序列或 蛋白质 序列 ,但是早期方法亦包括 血清学 的比较研究。 通过考察在不同人群中的 DNA序列 ,科学家可以判断的有关种群之间(或群体内部)的亲密关系。基因构成一定的相似性,能让分子人类学家确定不同的人群是否属于同一个 单倍群 (haplogroup),进而确定是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 地理 发源地。它允许人类学家追踪 迁移 的和 定居 的模式,这提供了帮助洞察到现代人群是如何形成的并且将是如何继续向未来发展的 [1] 。 参考资料 [ 编辑 ] ^   Kottak, Conrad Phillip.  Windows on Humanity . New York: McGraw-Hill, 2005. 这是一篇与 人类学 、 民俗学 或 神秘学 相关的 小作品 。你可以通过 编辑或修订 扩充其内容。 这是一篇 遗传学 小作品 。你可以通过 编辑或修订 扩充其内容。

章诒和:我和我的先生

  章诒和:我和我的先生 发表于   2021 年 11 月 10 日   由   siyu 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边从事戏曲研究,一方面为文学而准备。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忆罗隆基》。写毕,急急忙忙又恭恭敬敬地拿给丈夫审阅。他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专攻戏曲小说。就文学言,他是内行,我是外行。审阅前,我塞给他一支中华牌铅笔,并在耳边细语,道:“你看到有什么段落或句子写得还算好的话,就在旁边给我画个圈圈,以资鼓励嘛!” 他笑笑。一笑之间,我们的关系顿时从夫妻转变为师生。他坐着,我站着。近三万字的篇幅,他一页一页地看,我一刻一刻地捱。只见老公手里的笔,一动不动,我心里凉了半截。看到最后一页,他画了一连串的圈圈。我知道:这是专为“以资鼓励”才画的。瞅着这最后的圆圈,我都快哭了。 丈夫让我坐下,严肃地对我说:“小愚,你有丰富的经历和记忆。平时聊天,听你形容个人儿或说件事儿,都活灵活现的,可到了纸上,你怎么就干巴啦……”说话的口气,像训孙子一样。 “你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吗?” “缺少语汇呗!”我说。 “不是缺少语汇,是缺乏文学训练。” 哦,原来我缺的是文学训练!于是,我便开始了马拉松式的训练。每天读古诗古文古小说,又翻阅当代读物。为此,订了许多期刊,包括《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自认为比较好的作品,读后拿给老公鉴定。他有时像法官一样,盯着我问:“你说说,这东西好在哪儿?”一听这口气,便知道自己又看走眼了。几年下来,也还真阅读了一些当下作家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中篇小说。其中一个中篇,题目叫《死于合唱》,看得我兴奋不已,打听这个叫“胡发云”的作者是谁?还不遗余力地四处推荐。书中描述的费普——一个民国时期的遗老遗少,从1949年起,他的日子从英租界移到了红旗下。由少到老,一辈子都在努力改造旧思想,努力地去适应新环境。结果,家庭、地位、财产、职业等等身边的一切都变了,可就是那份儿遗传下来的精神状态无法改变。正是这个文化的顽固性,让费普历尽坎坷,也让我读得热泪滚滚。我自掏腰包复印了许多份《死于合唱》,送给那些自幼家境甚好,就读于教会学校并精通合唱的女友们。她们也是一样的感受。只要我们凑在一起,就要说“合唱”。 一晃多少年。我与胡发云先生会面了。但我们的话题,不是“死于合唱”,而是死于癌症。我丧夫数载,他丧妻也近两年。由于亲人死于同样的绝症,我们的第一个话题便是病痛与死亡,也